<
woai301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不准埋毛 > 第64章
    他看见倾倒的大殿,裂开的佛像,消失了的葱郁后山,断掉的飞泉

    云曜一处一处重走这片他待过的地方。

    每一处都告诉云曜,远山寺和它的弟子们一样早已枯朽落败。

    老和尚常说善恶有报,因果轮回。

    可为什么五万多年前的远山寺虽避世不出,但寺门常开,渡了无数困于心魔的修士。

    每次修真界大难,远山寺均会挺身而出,为修真界挡过数不清的魔修。

    老和尚和明远他们平视众生,善事做足。

    到最后却都落了这样一个下场?

    云曜来到半荣半枯的菩提树旁,看着这颗以往他时常在上面挂着的圣树。

    枝桠垂下,温柔地抚着云曜脸庞,拭去云曜眼角的湿润。

    孩子,没事,没事。

    不哭。

    我们不哭。

    秋千被推到云曜面前,发出无声的邀请。

    来。

    我们来荡秋千,玩你最喜欢的秋千好吗?

    云曜坐上用藤条精心编制的秋千。

    为了让秋千更好看,老和尚特意种了无根藤,花藤缠绕着藤条,清淡花香缭绕,在荡起秋千时总会吸引来好些蝴蝶翩翩追逐。

    那时候的云曜很喜欢赖在漂亮的秋千上。

    是坐是躺,反正不离开秋千。

    老和尚劝说无果,只得又在菩提树下安了石桌石凳,在一旁念经煮茶,陪着任性的云曜。

    枝桠轻轻推动,秋千荡,花瓣裹挟着纷飞白袍。

    这一瞬间,云曜好像又回到了五万多年前。

    可转头,石桌空空如也,总会无限宽容他,慈爱看着他的老和尚不在了,连老和尚时常用的那个茶壶也没有了。

    清淡的花香变成无形的锁链,无声地绞紧心脏。

    就在此时,更加温柔舒缓的灵气覆住云曜,柔软的枝桠从后缠住云曜,像母亲的怀抱温暖。

    乖。

    孩子别伤心,不伤心。

    睡一觉就好了,只需要睡一觉。

    灵气如温水,蕴养着一直以来千疮百孔的身子。

    彷佛回到诞生之初的暖巢,困意渐而上涨。

    在云曜自秋千上滑下时,无数枝条接住了云曜,瞬间结成树笼,为云曜编织了一个足以令其沉溺不醒的美梦。

    梦里云曜再次变回那只无忧无虑的虎崽,这次的他没有去堼国,好似只是离开了几日,出去打了个猎,回来时还带了一只黑黝黝的小老鼠。

    曜大人还带了朋友回来?老和尚负手弯腰,双眼一笑,眼尾带出温和的褶皱。

    云曜抬头,骄傲道: 他是我的小弟!

    曜大人真厉害。

    那当然!

    曜大人回来啦。

    曜大人。

    喂!臭家伙,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说过这里不欢迎你吗?!

    云曜一听这个熟悉的尖酸刻薄声,飞跃而起,一把抓碎臭明远的僧袍。

    啊啊啊啊啊!方丈,师父!你管管啊!谁才是你的徒弟?那个臭东西把我衣服抓坏了。

    赶在老和尚又要对他教训前,云曜赶紧拽过宁渊飞快的跑远。

    一白一黑的小身影穿过辉煌古寺,树木葱郁,或老或小的僧人来来往往。

    沉睡的云曜终于露出自到了远山寺后,唯一一点笑意。

    枝桠一根根覆盖,将云曜团团围住。

    无数纯澈灵气自半枯的树干而出,以树叶为依托,将本就不多的灵气源源不断送入云曜体内。

    云曜本因亏空无法隐藏的耳朵和尾巴收了回去,一直以来有些苍白的脸颊,也在灵气补足下逐渐恢复血色。

    而菩提树原本仅剩的一半茂盛,肉眼可见地快速地干瘪枯败。

    微风拂过,枯叶瑟瑟而落。

    跟在云曜不远处,一直守着云曜的宁渊上前欲制止,一只手拦在他面前。

    是明清。

    它会死。

    明清浅棕色的眸子里无波无澜: 圣树有灵,这是它自己决定的。

    没有灵气,菩提树活不了多久。

    与其一点点耗干自身,不如给了云曜,帮助这只它最喜欢的,如今连个完整人形都幻化不出来的小猫崽子。

    不行!

    绝不能让菩提树枯竭而死。即便要死,也不能是因灵气全给了云曜而死!

    宁渊不担心菩提树。

    正如明清所说,这是菩提树自己的选择,他无权干涉。

    但他再清楚不过云曜,如果醒来,发现菩提树用命给他强行补足灵气。即便是菩提树自愿的,那云曜呢?

    先有老和尚,后有远山寺,再是明远。

    纵然这些不是云曜所求的,但云曜一定会将这一切揽到自己身上。

    他根本不敢想云曜如果醒来,发现菩提树给了他所有的灵气,自己彻底衰败只剩残枝败叶,云曜最后会怎样。

    宁渊再次上前,明清身上梵文缭绕,金光半显。

    分明不过金丹巅峰修为,但立如磐石,半步不让。

    明清平和的眸子抬起。

    我说过,这是圣树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干涉。

    宁渊的眸子同样沉了下来,他不想动远山寺的人,不代表不能动: 让开。

    明清薄唇紧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