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我可以看看吗?”

    谈湘看了一眼,见他拿的是《神探小浣熊》那本,点头同意了。

    傅京笙端了把椅子坐在书桌前,细细的翻看着,阅读着里面的文字和图画,谈湘见他看的认真,也就没有打扰。

    半个小时后,他合起书页,指着指着画册问道:“这个是你自己画的吗?”

    “是呀,闲着没事,画的玩的,丰爷爷指点了不少,我们俩自娱自乐罢了,除了丰爷爷,你是第二个看到的人。”

    谈湘说起自己的作品,有点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喜欢和高兴。

    “那真是荣幸之至,不知道阿湘想不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呢?”

    看着谈湘疑惑的神情,傅京笙接着说道:

    “不知道我外公有没有和你提起过,我所在的部门是拍美术片的,之前沪市那边制片厂出品《黑猫警长》大受欢迎,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可惜因为一些原因就只出了五集,我们制片厂领导很看好这个题材,一直在寻找优秀作品,我觉得你这部就很合适,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让我带回去试试看吗?”

    谈湘听到他这么说,也来了兴趣,自己的作品被认可,真的一种是很棒的感觉。

    “那如果傅老师您觉得行,就帮忙试试吧!”

    谈湘双手把故事书递给了傅京笙,对于丰爷爷的这个孙子,她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她不介意孤芳自赏,但若是能让更多人看到,她也会很开心。

    “那我收下了,你在县城那边有联系方式吗?有消息的话我写信或者打电话给你。”

    “有事可以打电话给我,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每个月我都会来丰爷爷这边两次,你要是想知道丰爷爷的情况也可以打电话问我。”

    谈湘说着在练习本上写上了文具店的座机号码,撕下来递给了傅京笙。

    谈湘是赶着最后一班大巴回县城的,傅京笙在住了两天后也不得不回京市了。

    虽然犟着不肯离开,可看着谈湘和傅京笙一个接一个的走了,慕容丰还是感到很失落,只是他倔强了一辈子,有些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放下的。

    期末考试结束了,意味着寒假正式开始了,放假后谈湘开始到印染厂办公。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这缝纫机绣居然还真的给他们搞出了点名堂,如今厂里已经和好几家商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这绣花针套也成了除五件套外厂里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临近春节,康敏组织举办了一次缝纫机绣比赛,连县里的电视台都来报导了。

    县里非常重视米莱家纺的缝纫机绣,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县里众多下岗女工就业的问题,宣传好了还能成为他们县的一张名片,这可都是他们的业绩呀!为了配合缝纫机绣的推广,县里为他们提供了各种便利政策。

    让谈湘没想到的是,最后大赛的冠军得主居然是沈南星!这可不是他们的黑幕,沈南星完全是以实力取胜的,就连屈居第三名的康敏都不得不佩服。

    沈南星为了这次比赛还专门让谈湘带着她去配了老花镜,可是做足了准备的,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得第一,除了手艺精湛,手法简洁也是重要原因。

    他们的缝纫机绣是要投入生产的,质量要稳定,产出要快速,谈湘之前就想着要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只是她不懂刺绣,是个门外汉。

    这一点,沈南星帮她做到了。

    沈南星的初衷是尽可能的节省用线,她节省惯了,看不得一点浪费,她又有着几十年的刺绣功底,在学会了缝纫机的使用后,这一切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现在她甚至可以在机绣的过程中优化谈湘的图稿了。

    她学缝纫机本来是想给大家做衣服,之前谈湘顺道给她买回来的剪裁教材她看了,觉得做衣服好像也不是很难,就起了学习的心思,没想到衣服还没做几件,就被谈翠他们说的缝纫机绣吸引了,就也加入了进来。

    得奖后沈南星一下子成了县里的名人了,好多人提着东西上门请教,家里和店里经常是挤满了人。

    谈湘干脆把奶奶请到了厂里,公开为大家授课。沈南星没想到她这辈子还有当老师的一天,看着大家认真学子的模样,她仿佛看到了好多年前那个坐在窗前学刺绣的自己。

    沈南星教起人来真是一点都不藏私,是以前来学习的人都很尊敬她,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沈老师。

    有人教后大家上手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最近来厂里拿枕套枕巾回去加工的人已经翻了一番了,当然厂里的收购标准也提高了,他们对于质量这一块一直没有放松。

    生产跟上来了,销售也要加把力了,一批不甘平凡的年轻人,揉纹清水文追更价君羊爻贰五仪思以思以二加入了谈国青的销售队伍。

    就这样,来自丹平县的绣品,源源不断地售往各个城市,来这边旅游的人也喜欢买个几件带回去自用送人,这些都初步奠定了将来米莱家纺绣品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比赛结束没多久,谈湘就又接到了省城的来电,虽然后天就是除夕了,魏大为还是邀请谈湘再来一趟省城,他甚至提出自己开车去把谈湘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