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装迷情] 《世子爷心眼忒小》作者:在酒【完结】

    文案

    [财迷打工人婢女x高傲骄矜纯爱世子]

    婢女莲衣在蜀王府混日子,不敢太得力,盼着多攒点钱放良归乡。

    本来挺好,直到她无意冲撞了世子,从此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世子爷心眼忒小,非但和她过意不去,还派人将她跟踪,藏巫毒娃娃在她房里恫吓。

    莲衣战战兢兢,成日打探何时能回扬州老家。

    挨到放良那日她带上盘缠就走,怎知世子一路穷追,吓得莲衣猛踹他一脚,撒丫子逃跑。

    ***

    世子慕容澄发觉身边的婢女肖想自己,被她的锲而不舍打动,大发慈悲回应起她。

    他派人对她嘘寒问暖,还屈尊做了她模样的布娃娃,岂料她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放良那日他本想替自己讨个说法,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踹了一脚。

    慕容澄抱着伤腿辗转反侧,越想越气,决意找她问个明白。

    数月后,回乡的莲衣在街边摆摊,迎面走来双脏兮兮的锦绣长靴。她抬起头,身子凉了半边。

    堂堂世子爷,未免太记仇了吧!

    ***

    慕容澄逼莲衣领自己回家,遭遇街坊强势围观。

    莲衣:“很难解释他是哪来的,如果说这是我打工带回来的土特产你们信吗?”

    慕容澄斜挑眉梢,“荒谬。我明明是你在蜀地欠下的风流债。”

    阅读指南:

    *双c,轻松甜饼,恋爱白痴菜鸡互啄

    *世子找到莲衣会有市井篇幅,又称世子打工记

    7.30.2023

    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莲衣,慕容澄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世子跟着婢女混

    立意:爱拼才会赢

    第1章

    莲衣把刚得来的月例上秤一称,正正好好一千枚钱,折一两银子。

    一千枚,提在指头上沉甸甸的,可是折成银子,又只有手掌心里零散那么几粒。

    要不是盼着回乡,莲衣更喜欢攒铜钱,一大串一大串,耗子过冬似的藏满满一箱,抱在怀里捂在炕头那才叫踏实。

    莲衣揣上钱串子,一路走在王府甬道,沿路花是香的,天是高的,哼起小曲,再没有比这更快活的。

    蜀王府很大,它是蜀地的王城,外有城墙和四门,内有三殿两宫。听说京城的皇宫比蜀王宫大得多,莲衣想都不敢想,那得多大?皇宫里的人还不得把腿走折了?

    绕进膳房,莲衣径往后房去找徐嫂子。

    徐嫂子是膳房管事陈聪的妻子,夫妻俩管着王府里的膳食。因而平日里进出方便,就琢磨着帮丫头小子将一大吊一大吊的铜板换成碎银,将来等他们攒够了归乡,也不至于坠得肩膀脱臼。

    今晚是郡主出嫁的回门宴,徐嫂子忙得不可开交,见到莲衣,上来就一句话,“知道你要来,哝,早就给你把银子称好了,老规矩啊,我拿三钱做酬。”

    说着不忘给莲衣倒水,“你这丫头,月钱拿来从不托我购置香粉首饰,只盘算着换成银子锁到柜子里,这还像话?”

    莲衣喝了水润嗓子,笑出两弯月牙眼,极为讨喜,“我还要攒钱往家里拿呢。”

    “攒攒攒,还能叫你攒出个着落来?”

    徐嫂子会不晓得这些小丫头?攒了银子回家,爹娘转脸将就女儿嫁出去,辛苦那么些年,自此成了泼出去的水,再给婆家当牛做马后半辈子。

    徐嫂子将银两拨给她,压低嗓门,“你生得又不难看,还整日跟在王妃身边露脸,那要是好好伺候,将来请王妃替你赐一桩婚,再说…嗳,这话你可别说出去,我也是和你亲近才说的。”

    莲衣呷口茶,点点脑袋。

    “莲衣,你要真动动心思,难说不能是第二个雪雁。”

    雪雁和莲衣一样,原先都是王妃身边的丫鬟,上月也没个征兆,突然就被崇华郡王给要去做了妾室。这几日再见面,俨然已是另一个人了。大鹅似的昂首挺胸,以前倒不知道她胸脯子这样挺。

    “她好福气,不是谁都能像她。”莲衣信口应和,点着银子压根不当回事。

    徐嫂子提醒她,“你那些钱等将来拿回家,可就都不是你的了。”

    “那还能是谁的?”

    “就成你兄弟的老婆本了。”

    莲衣烂漫一笑,将银子扒拉进小荷包,抽紧了,挂到腰上拍拍,“不怕,我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小妹妹,她们都盼着我回去呢。”

    莲衣笑盈盈和徐嫂子道谢,揣着银子回到王妃寝宫。

    她像个守财奴似的钻进宫人睡的配殿,将银子锁进盒子,再把盒子锁到柜子里,关卡重重,决计丢不了。

    外头梁嬷嬷催她,要她赶紧传出去帮手。

    “来了——”

    梁嬷嬷见她出来,拉上她就走,“一发钱就不见人,赶紧的,今晚上回门宴摆在咱们康平宫,你可打起精神。”

    莲衣利索地跟上,去到花厅布置。

    她是王妃宫里的二等婢,不能贴身伺候,专门跑腿打杂,干些贴身侍婢懒得干的活计。譬如这会儿搬东西布置花厅,等到了主子们上桌的时候,在边上随侍领赏的又是那几个贴身伺候的大丫头。

    梁嬷嬷指挥着奴才搬椅子,“琼光郡王坐在这儿,崇华郡王坐那儿,嗳,那世子爷的座不就吹着风了,调一调,琼光郡王坐到这个位置,好让世子爷坐中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