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ai30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八百三十五章 泰山动,废除丞相
    腊月二日。

    毛骧将最终谋逆名录送到了武英殿的御案之上,朱元璋没有犹豫,将胡惟庸、陆仲亨、唐胜宗作为谋逆主谋,决定夷其三族,其同党涂节、陈方亮、沈立本等人,一律斩,妻女入教坊司,儿子发配戍边。

    名字已经勾决,生死簿也写好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谁也无法阻拦朱元璋杀人,让胡惟庸等人见不到洪武十二年的太阳。

    可偏偏,被阻止了……

    推迟斩首,羁押在狱。

    阻止朱元璋杀人的不是人,而是天,或者说是大自然。

    山东地震了,不巧,地震的地方是泰安州。

    地震虽然不大,也没破坏几户人家,但还是死了人,是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死的,而掉石头的山,名为泰山。

    在许多官员看来,泰山地震,还出了人命,这是极严重的事件,是上天对皇帝行为的极度不满,这才发怒,以警告皇帝不得大开杀戒。

    所谓“泰山安,四海皆安”,这泰山不安,那……

    朱元璋听闻消息之后,也不敢动手了,毕竟震的是泰山,不是什么华山、嵩山,心神不宁之下,老朱将在家包饺子的顾正臣给叫到了皇宫里一顿训斥,好端端的侯爷,能不能有点侯爷的样子,包饺子这种事需要你亲自动手,成何体统?

    哦,还带了饺子来啊。

    醋呢?

    你小子就是欠收拾!

    顾正臣无语,内侍急匆匆取来了醋,又被赶了出去。

    朱元璋品尝了一口饺子,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泰山被惊,钦天监说不宜杀人,你如何看?”

    顾正臣对付着饺子,回道:“陛下,臣以为,若是泰山与上天相通,那泰山震动时,就应该是对陛下的警醒。”

    朱元璋脸色阴沉。

    没办法反驳,泰山非同小可,说它是王朝兴盛、帝王德行好坏的象征也不为过,国泰民安的泰,那就是泰山的泰。自古以来就有泰山不稳,帝王不修,江山不稳的说辞。

    蘸着醋。

    顾正臣话锋一转:“只是,当陛下收到泰山地震时,当找人翻一翻起居注,看看地震当天可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决断。”

    “当天?”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锐利。

    顾正臣吃下一个饺子,点了点头:“自然是当天,总不能是昨日、今日吧。泰山距离金陵一千余里,眼下又是冬日,文书难免延后……”

    朱元璋笑了。

    对啊,既然泰山和老天相通,那必然是对地震当时自己做过的事不满,而不是对地震多少天后的今天不满。

    送消息的时间与地震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所以,泰山地震不是对自己要杀掉胡惟庸等人不满意,而是对六天之前的自己不满意。

    那好了——

    既然老天爷不反对,那就送老胡他们上路吧,这边吃着饺子,刑部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了。

    顾正臣也清楚,朱元璋要弄死胡惟庸等人,别说泰山地震,就是泰山摇晃起来,那胡惟庸等人也是个死,毕竟泰山不可能一直摇,而朱元璋可是一直握着刀的。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多活几个月,对这些人并没有太大意,反而浪费了多少粮食。

    胡惟庸想浪费粮食,想一直浪费下去,这不久前才高兴不已,可以多活几个月了,可谁想,突然通知明天加餐,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这丫的谁受得了?

    地牢里哀嚎声一片。

    翌日正午,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大案,合计二百七十余人被押赴刑场。

    刽子手不够用,军士顶上。

    胡惟庸在人群中没有看到顾正臣的身影,狂笑着对天呼喊:“容不下勋贵,能留得下外戚吗?哈哈,地狱门头,我们再见!”

    许多百姓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官场之中的人却很清楚。外戚,就那么几个人,风头正盛的就一个——定远侯。

    顾正臣站在远处,看到胡惟庸的脑袋落地,看到连带着他的家眷一起死,也看到了陆仲亨对皇帝的不满,唐胜宗的临死挣扎暴怒,看到了一堆尸体,头身分离……

    在杀人这一项上,朱元璋是很干脆,也很决绝的。

    转身走入西风里,顾正臣怅然若失地看着莫愁湖方向,对身旁的林白帆、张培等人说道:“他们死了,活着的人将会记住恐惧,日后勋贵行事,除了个别蛮横不过头脑之人,一个个怕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杀一批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告诉活着的人,不该做的事不要做,否则下场就是这样,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还是开国大将,谁碰谁死!

    比如徐达就很安稳,躲在府中根本不出门,邓愈更是借病,连操练军队的事都丢给了李文忠。

    在杀掉胡惟庸等人之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给另一个丞相汪广洋送去一封文书,言说:“宪谋不轨,尔知之不言。今者益务沉湎,多不事事。尔通经能文,非愚昧者。观尔之情,浮沉观望……”

    汪广洋知道,皇帝这是嫌自己不揭发检举之前的杨宪、胡惟庸,加上只顾着写文章、玩女人,不干正事,要治自己罪。

    思虑再三,汪广洋上书认罪自辩。

    朱元璋也没客气,将汪广洋发配海南钓鱼,还没过两天,派人快马加鞭追上汪广洋,送了一句“朋党欺君”的话,汪广洋找了一棵歪脖子树当时就自杀了。

    很明显,丞相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胡惟庸是丞相,你汪广洋就不是丞相了?

    现在好了。

    左右丞相都没了。

    朱元璋在封印之前,下旨废除丞相制,日后再不准设丞相,日后六部公文,直递御案。

    顾正臣听闻消息后,沉默良久。

    历史还是很固执,哪怕改变了一些,但一些大的方向并没有改变。

    丞相制度终究是没了,朱元璋为了更好地控制朝堂,为了紧紧握住权力,用尽了手段,也达到了目的。

    只不过——

    现在是腊月,封印不办事,朱元璋不觉得没了丞相有太大问题,可一旦开春,这政务多起来,你就是身体倍棒,精力旺盛,又能打熬几年……